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窒息的残忍(大章)

催泪系导演 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窒息的残忍(大章)

作者:天下小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8 22:13:43 来源:882

孙斌寻子十三年未果,时隔十三年终于父子相认。

这样的事情,媒体自然不会放过。

“《亲爱的》助力故事原型寻子,十三年的寻觅,父子终相认!”

“众人拾柴火焰高,《亲爱的》宣传助力故事原型寻子成功!”

“《亲爱的》主题曲发布会宣传助力寻子人,小学老师助丢失十三年孩子归家!”

“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未播已帮原型人物寻到走失十三年的儿子,证明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意义重大!”

孙斌父子相认的事情,可以说为《亲爱的》增添了又一波话题热度。

虽然孙斌寻找到走失多年的儿子,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不得不说,《亲爱的》的一系列的推广,的确是帮助到了他。

孙斌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是热泪盈眶地感谢《亲爱的》剧组的帮助。

而媒体专门制作了专题报道了孙斌父子相认的过程。

从在景区偶遇李易和慕晴开始,一直到电影开拍,电影开始宣传。

孙斌的儿子的照片被许多影迷网友自发转发,再到于明偶然发现照片很熟悉,几番周折之下,终于让十三年寻子路以大团圆告终。

有了孙斌的珠玉在前,其他的影迷们转发那些照片和寻人启事愈发的热情起来。

只是可惜的是,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是因为太难发生了。

奇迹并没有再次出现。

不过,《亲爱的》还没有上映,就真的帮助孙斌寻找到了走失十三年的儿子,却是已经足够证明,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真的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

如当初的《我不是药神》,《素媛》等等,都是如此。

时间很快地来到了五月三十一日。

《亲爱的》的首映礼在京举行。

不过,这一次,却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显得有些低调。

只是哪怕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首映礼,但是《亲爱的》依然不可能真的低调。

当然和其他电影相比,《亲爱的》的首映礼却显得比较庄重,并没有什么欢声笑语,很多到场的明星艺人,社会名流,以及影评人,媒体,影迷等等,也都显得比较沉默。

因为这个题材,的确不适合嘻嘻哈哈。

如果在这个首映礼上,搞的声势浩大,搞的气氛热烈,那反而才是大问题!

《亲爱的》是打拐题材电影,本身这就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首映礼的红毯倒是有,所谓过犹不及,真要是连红毯都不铺设的话,那反而会给人感觉一种欲盖弥彰的意思,但是一个个明星嘉宾,一个个社会名流,都脚步很快地走完红毯。

当然,也仅仅如此了。

毕竟,这是电影,大家只不过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大声谈笑,这就是尊重了。

相比起其他的商业电影来,《亲爱的》的首映礼上出现的影评人却是要多出来不少。

这也是很多这类电影的特点!

赵钟是影评人之中的一员,但是在影评人当众,他敢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打拐!

他早年曾经是一名卧底记者,挖掘过不少黑幕,社会阴暗面,他最有名的就是曾经卧底打拐团伙,帮助警方破获了一起重大的拐卖人口的案子。

并且成功协助警方抓到了这股犯罪团伙,解救了许多被拐的孩子。

也曾经跟着失去孩子的父母们一起寻找他们的孩子,长达半年之久。

不过,后来因为一次意外,卧底一个传销团伙,结果被人识破,差点被打死,好在警方及时赶到,救了他。

但是哪怕是这样,赵钟也住院住了大半年。

因为那次的受伤,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却也落下了病根,而且因为挖掘了太多的社会阴暗面,曾经一度让赵钟患上了抑郁症。也因此无法继续当记者。

之后赵钟开始转型成为了一名评论人,因为他早年的经历,倒是让他在这个行当很是吃香。

所以,他在这方面绝对是非常有发言权的。

对于《亲爱的》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赵钟一直都很支持,正因为曾经深入调查,并且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寻找丢失的孩子多年的形形色色的父母,他更知道,虽然在互联网时代,找人比以前更方便了,但是实际上,孩子丢了之后,找到的依然不多。

因为,犯罪团伙也同样的变得更加谨慎和残忍。

为此在赵钟看来,《亲爱的》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种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前提是《亲爱的》不能瞎几儿乱拍!

首映礼没有搞太多的花式宣传,只是导演慕晴和主演们大致的谈论了一下创作的心路历程,然后电影就正式放映。

首映礼现场的灯光暗了下来!

现场的嘈杂声也随之消失。

电影开始出现画面,一段开场出品公司,龙标等过后。

“2009年,7月18日,深城!”

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是一缕缕的杂乱的电线,镜头循着这些杂乱的电线,林云斌饰演的田文军出现在镜头当中。

他正在接网线。

这一段镜头给到的画面,和很多人熟悉的,印象之中的深城特区,可以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通过这些镜头,电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田文军在城中村开了一家小卖部,隔壁是一家网吧。

因为网吧老板有事情,让田文军帮忙看一会儿店。

田文军和妻子离异,儿子田鹏是二人唯一牵绊。

周末,田文军的妻子鲁晓娟带着田鹏出去玩,下午把孩子送了回来。

只是一见面,就凸显了两人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田文军抱着儿子跟他说着方言,田鹏一句一句地学着爸爸说话。

鲁晓娟看到了就很不满意地说:“鹏鹏,咱们不学,不说方言,说普通话!”

而对于鲁晓娟的态度,田文军却是听而不闻,依然教儿子说方言。

鲁晓娟顿时就更恼了:“欸,我跟你说话呢,说了好多遍,不要教方言!”

田文军转过头来丢了一句方言:“我愿意,咋了,咱陕西孩子不说陕西话说啥?”

“我是为鹏鹏好,跟咱俩没有关系!”鲁晓娟以为田文军是因为不满自己所以才故意自己越是不让,他越是要教!

但是田文军却根本不甩她,两人没说几句就又吵了起来。

通过两人的对话,大家也明白了,两人离异,但是田鹏被判给了田文军。

银幕上,田文军随口说了一句:“咱俩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我认命,你不认命。”

楚雪湘饰演的鲁晓娟回了一句:“认什么命啊?”

其实,《亲爱的》的另外一个贯穿整部影片的主题,就是这个:你认命吗?

当然了,很多普通的观众,这个时候并不会想那么多。

《亲爱的》不是纯粹的商业电影,这是写实的现实题材电影。

其实很多写实的电影,之所以拍不好,或者说,观众不爱看,就是因为,这类的影片,通常,在剧情的推进上,不好像大片那么快,这种电影更注重真实,更注重细节。

电影到了这里,很多影评人,媒体人,都比较耐心,反而觉得,细节方面,《亲爱的》做的很不错。

实际上,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时间,电影的时间长度是有限的。

一部好电影,导演会让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都是有用的。

比如这里,田文军和鲁晓娟的对话,这里听起来可能只是为了凸显两人离婚的原因在于理念不合,性格不合。

可是实际上,这些台词,这些对白,却不能单纯地看待。

闲话少叙,回到电影。

无法说服田文军的鲁晓娟只好和儿子田鹏告别。

田文军正陪着儿子玩游戏,一群小伙伴找了过来,田文军本来不同意儿子这个时候出去玩的,可是儿子田鹏却想要出去玩。

恰好这个时候,网吧里一群人打架,田文军无奈只能先去处理,让儿子田鹏跟着小伙伴们出去玩。

田鹏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出去玩,突然他眼角瞄到了妈妈的车子开过去。

他连忙脱离了小伙伴,追了过去。

车子在前面开着,小田鹏在后面追着,可惜鲁晓娟却没有发现儿子在后面。

一直到看不到妈妈的车子了,田鹏却也已经不知不觉地跟着跑出来挺长一段路了。

田鹏站在原地看着离去的妈妈的车子。

很快地一辆又一辆车开过去,田鹏依然站在原地,影院内的观众,心头都不由地一紧!

特别是赵钟,他卧底过人贩子团伙,深知他们是如何拐走孩子的。

田鹏独自脱离玩伴们,追到了这种没有熟人的地方,是最容易出事的。

果不其然,突然一个男人抱起了田鹏!

影院内的观众顿时心就是一沉!

显然刚才那个人就是人贩子!

天都黑了,田文军却一直没有等到儿子田鹏回来,他连忙出去找。

可是走街窜巷,能找的地方他都找了,依然没有发现儿子的踪影。

他开始慌了。

他找到鹏鹏一起玩的小孩家,对方的妈妈说在街上看到鹏鹏妈妈,会不会是跟妈妈走了?

田文军一想也是,马上找到前妻鲁晓娟家,鲁晓娟和他离婚之后,已经另嫁他人。

鲁晓娟根本没有带走鹏鹏。

这一下,两人的脸色顿时都变的苍白!

当孩子不见了,田文军开始他报警打电话的时候,银幕上大大特写中,他那种急促、紧张、心慌、失措、恍惚的语气,演绎的淋淋尽致,无助,欲哭无泪,孩子没了,好像整个世界都塌了。

其实原版的剧情里面,有个不算bug的bug。

说是bug,是因为我国的确可能是唯一一个失踪不需要24小时就立案的地方。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电影的确有误导观众的嫌疑,因为错误地解读了所谓的,24小时内,失踪人口不能立案!

可是说不是bug,也的确不是bug,因为虽然早已经修改了早前的需要24小时才能立案的条例,可是执行当中,特别是在基层,却很难做到百分百。

哪怕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儿童、少女失踪必须立即立案之后,全国各地也没有能第一时间100%做到。

而且电影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2009年,所以,这的确不能算是bug。

另外一方面,孙斌儿子丢失的时候,可以说的确在报警的时候,也遇到这种情况,丧失了寻找孩子的最佳时机。

画面当中,田文军一边打电话,一边四处寻找。

他的脸上写满了无助,绝望。

另外一边,田鹏的妈妈也开着车一边哭着打电话给现任丈夫,一边到处找田鹏。

田文军的街坊邻居,朋友也一起帮着他找。

可是他们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甚至都找到了长途车站,可是依然没有找到田鹏。

然而同样的也没有找到田鹏。

更让人揪心的是,当田文军在火车站他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的找,每看到一个跟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就上前查看,被人当作疯子一样赶走,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儿子曾经与他擦肩而过。

终于到了可以立案的时间,田文军和鲁晓娟在派出所的监控里看到儿子被抱走的画面,他们的心像被浇上了一桶冰凉的水一样,不得不去相信一个他们无法接受的事实,他们的儿子被拐走了。

派出所门口,鲁晓娟疯了一样打在田文军身上,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他才三岁,就是因为田文军的疏忽,儿子被人拐走了,作为一个母亲,心会有多痛。

和早前田文军听到鲁晓娟的话,都不带理会,更是二话不说就怼回去不同,这一次,田文军整个人失魂落魄。

任凭打骂,他的脸上有的只有浓浓的愧疚和悔恨!

他后悔为什么没有看好鹏鹏,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去找鹏鹏。

可是他不能绝望,不能悲伤,因为他还要找鹏鹏。

镜头切换。

田文军再次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他手里举着一张田鹏的照片,上面写着:“寻子!”

“大家好,我叫田文军,这是我儿子田鹏,他于2009年7月18日,下午五点左右在家附近走失,他身穿一个黄色外套,一个红色的跑鞋......”

田文军忍不住抿了抿嘴,强忍着控制自己的情绪,继续道:“他额头上还有一个纱布,请见到的人与照片上的这个电话联系,我感谢大家,也请大家留意一下,特别是在马路边乞讨的小孩!”

说到这里的时候,田文军抽了抽鼻子,想到自己的儿子,有可能遭遇的可怕的事情,他就忍不住了。

想了想,他又说:“还有,如果有人买了我儿子,他吃桃子过敏,千万不要给他吃桃子!”

这一段,他没有歇斯底里,没有过度的情绪化,也没有哭着喊着。

可是赵钟的眼睛却死死地顶着大银幕上,因为他看到了田文军,感受到了他那表演当中的细微的情感流露。能读懂田文军那面无表情的背后隐藏着的那种绝望和焦急!

他怎么可能不绝望?可是他不能,因为他要把话说清楚,他还要找儿子。

他不能崩溃啊!

他在网络上发布悬赏寻找儿子。

可是得来的却是......

“喂,你见过我儿子吗?”

“你想知道的话,先把钱汇过来!”

“你先给我说说,要是的话,我一定汇!”

“不行,你先汇钱!”

“我总得先看看吧?”

电话直接被挂断了。

从这里开始大银幕里就开始展现出那一幕幕令人窒息的残忍……

一个孩子被拐走,绝望中倾尽全力去寻找自己孩子的人,竟然一次次被人骗着,那些电话,那些网上的信息,所有人性中最丑恶,肮脏,阴暗的气息扑面而来。

座位上的观众,渐渐地,感觉胸口一阵压抑,好像被什么巨大而灰暗的东西笼罩一样,动弹不得。

为什么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往往很难卖座,就是因为,这类的题材,往往展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实在太压抑,太绝望了。

我们很难想象,人怎么能坏到这个地步?

可是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比如赵钟,比如孙斌等人才知道,这都是真的。

田文军开始踏上了寻子之路。

他整个人仿佛被抽掉了灵魂,早不复此前的模样。

他走街串巷,到处去发寻人启事,去发重金悬赏。

可是一切都石沉大海。

他得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骗子的电话。

可是哪怕是这样,他也依然每个电话,都接起来,耐心地和对方说着,然而每一次,每一次,都是失望。

那些人只是为了骗钱,他们根本没用田鹏的消息。

时间转眼间就过了一年,一年的时间,田文军是怎么度过的,电影并没有交代,可是影院内的观众却可以想象!

田文军找到了一个叫“油头”的地方。

只是此时此刻的田文军,和之前完全判若两人,头发变长了,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好几岁。

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在前面带路。

“找孩子不容易啊,没有缘分呐,很难找的,田大哥,我理解你,当爸的心情,急!这小孩啊,我在附近,这几个小区,找遍了。后来发现他在幼儿园门口,真的有点像。”

他进入了一栋老楼。

田文军警惕地四处张望,但是还是跟着对方。

楼道里没有灯,很黑。

那个人蓦然转头:“不着急,不着急啊。”

然后他走进房间,喊道:“鹏鹏,鹏鹏,看谁来了?”

镜头当中,真的有一个孩子,他转过头来看向田文军。

田文军当下就失望地摇头:“这不是我儿子!”

而那个人却对那孩子说:“叫爸!”

那孩子竟然真的冲着田文军喊:“爸!”

“嘿嘿,他叫你爸!”那个人嘿嘿一笑道。

“我儿子我还不认识?”田文军回到。

结果那人却站起身来走到田文军边上,指着孩子说:“大哥,你看,多像你啊!就,把他带走......”

就在观众都以为这是个人贩子,或者骗子的时候。

那个人却突然带着哭腔抓住田文军的胳膊道:“大哥,大哥,我求你,我养不起这小孩,你把他带走把,大哥!”

人性的丑陋在这一刻展露无疑!

有的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命,可是有的人像这个人一样,却视孩子如累赘,恨不得把孩子送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