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远去的风筝 > 第二百三十四章,金蝉脱壳

远去的风筝 第二百三十四章,金蝉脱壳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3 10:24:57 来源:882

交待完,吃了早饭,于明带了几个战士,领着几家原来是日伪开办的报纸和广播电台记者乘车去火车站、江湾机场、五角场等地看了一圈,又到南京路上转了转,等回到招商局大楼吃中午饭时,陈喜娃兴高采烈地报告说,日军今天上午出动大批舰载机对吴淞口要塞的五个炮台轮番轰炸,日军陆战队的汽艇运送搜索队企图登陆上岸搜索,被我狙击手干掉。这样一来,日军不敢登陆了,对吴淞口要塞阵地进行猛烈轰炸和炮击。

于明知道,日军海军这是在等南京的部队、第十三军主力合围上海,不然的话,军舰早就强行冲进黄浦江了。估计到下午,日军十三军的二十二师团、一0六师团就要赶到了。紧接着,日军第十一军主力也要抵达了。最迟夜里,日军就能合围上海。

下午,宝山方向出现登陆日军,向吴淞口迂回包抄。紧接着,京沪铁路线上出现日军搜索部队,被部署在那里的特勤二小队击退。唯一没有出现敌情的是沪杭铁路方向,估计日军害怕六十七军真的杀向杭州,加强了杭州方向布防,行动相对迟缓了。

得知日军登陆部队迂回夹击吴淞口,于明当即命令在那里监视日军的狙击手迅速撤回市区集结地点。

紧接着,于明下令陈喜娃指挥两个特战小队和狙击小队,向苏州河隐蔽集结,自己驱车前去拜会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罗赫德,告诉他日军即将发起对上海的攻击,为了保全上海不被损坏,我军将弃守上海。请驻守租界的美军负责公共租界的安全,并请罗赫德先生知会工部局和法租界工部局,主动与日军接洽,防止日军突进租界行凶。

罗赫德已经接到了驻守租界的美军军舰的报告,知道日军舰队封锁长江口了,也知道日军在疯狂轰炸吴淞口要塞,更知道六十七军把租界外国洋行的商船全部租用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六十七军的主力竟然全部撤走了!

六十七军不在上海与日军激战,是罗赫德心里最盼望的事情。但是,听面前的于明说出来,他还是吃惊的说了声“我的上帝啊!”

于明似乎没有注意罗赫德的表情,接着说道:“美军还有项任务,那就是立即控制日本侨民居住区,维护治安,防止那帮穷极了的家伙在六十七军撤离后洗劫租界。”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六十七军把日侨的资产都没收了,他们全变成了穷光蛋。日军一打进来,这帮家伙很可能趁火打劫。

罗赫德本来对于明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于明说的事情是实实在在的,万一真的发生日侨趁乱洗劫公共租界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失职!

思考半天,罗赫德回答说美军的任务是确保公共租界中心区的安全。可以对日侨居住区实施警戒,但是不能进驻。如果进驻的话,需要经过国务院的授权。

于明冷冷地说:“那你就等着日本人洗劫公共租界吧!”

说完,于明上车就要走。罗赫德拦住了他:“亲爱的于,美军真的是无权进入日侨集中居住区!”

于明回答说日侨居住区本身就属于公共租界,美军完全可以进入。而且只是临时维持治安,日军进入市区后美军即可撤退。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保护租界的大事,婆婆妈妈的,不像个美国斗士!而且,日军暂时间也不会和美军、租界巡捕房起冲突,美军完全可以和日军接头,和平移交防务。

于明说的简直是比唱的还好听,但是,美国人习惯于当世界警察,事情又如此急迫,容不得罗赫德三请示两汇报,他竟然接受了于明的建议。不过,他提了修改建议,那就是不能派巡捕房的巡铺代替美军去日侨居住区巡逻,维持治安。

于明欣然同意,罗赫德当着于明的面去给驻守租界的美军指挥官打电话,要他命令部队进入警戒状态,并注意与可能攻入上海的日军联系,警告他们不能进入租界。然后又给工部局巡捕房打电话,要他们动用所有的巡铺,进入虹口、杨树浦日侨集中居住区维持治安。

打完电话,罗赫德取出雪茄,点上,吸了一口,对于明说道:“亲爱的于,你有把握能够突出重围么?”

于明和罗赫德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告诉他说六十七军从来不怕日军重兵合围,日军包围他多次了。到目前为止,他还活的好好的!

于明的豪迈感染了罗赫德,他告诉于明,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和于明重逢。

与罗赫德告别后,于明又驱车去了大上海广播电台,发表了告上海人民书,宣布为了确保上海不被战火破坏,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六十七军决定不在市区与日军激战,转向杭州方向作战。请上海市民不要外出,注意安全,严防日军乱兵洗劫。

讲话的最后,于明庄严保证,六十七军一定英勇杀敌,早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大上海,解放全华夏。

这是于明的一贯做法,撤离前告知居民部队要撤,提醒市民严防日军洗劫。现在仍然是这样做的。

做完这一切,于明才驱车赶去与陈喜娃会合。

日军从宝山迂回包抄吴淞口的部队是第六师团的部队。这帮小鬼子,害怕吴淞口要塞的火力打击,展开搜索队形,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等摸进吴淞口要塞北炮台一看,空空如也,连个鬼影子都没有。这下,小鬼子高兴了,又是发旗语,又是打信号弹,联系舰队靠近吴淞口码头。

不光是北炮台空空如也,吴淞口五个炮台全部是空的!

日军舰队开进黄浦江了。

此时的黄浦江,由于船只都被六十七军征用运物资和部队去了,江面上静悄极了,只有美军驻上海公共租界的两艘军舰在江面上游弋,还不停地向日舰发旗语:“这是美利坚合众国海军舰只!这是美利坚合众国海军舰只!”

美军军舰游弋的区域仅限于租界区地段,不影响日军进占十六铺码头等要点。军舰一靠岸,日军海军陆战队和搭载的步兵就开始登岸,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

让日军大感意外的是,不但没有遭到六十七军的阻击,相反,还有个别友好人士打着小太阳旗前来迎接,连美英法租界当局都派出联络人员前来接洽。

不用说,那些友好人士都是六十七军组织的码头工人纠察队成员、上海地下党组织动员的倾向进步、支持抗日的人士伪装的。这是六十七军搞两面政权应付日军的不二法门。

海军陆战队成功进入上海市区的消息刺激了京沪路方向合围上来的日军。这是日军十一军合围上海的主力,乘坐火车、汽车赶上来的,上午的时候他们的搜索部队被六十七军击退,担心前面有陷阱,正在构筑防线,等着海军配合合围上海。现在,小鬼子胆子大了,火车、汽车全部开动起来了,步兵们迈动着罗圈腿,一队队、一股股、一批批,铺天盖地一片黄糊糊,争先恐后往前赶,生怕进市区晚了吃不上生鱼片一样!

晚上10点,各路日军彻底控制了大上海及其郊区。

到了此时,远在杭州的畑俊六才如梦初醒,于明又给他玩了招金蝉脱壳恼怒之下,畑俊六对着地图反复思考,于明到底去了哪里呢?

北新泾镇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是上海县名副其实的古镇。

就在畑俊六再三琢磨于明到底在什么地方的时候,于明正领着陈喜娃率领的特勤一中队一、二小队和狙击三中队队长丁秋发率领的八小队的王潇小队,隐蔽在北新泾镇姚家宅一带苏州河边的芦苇荡里,瞪着双眼看着日军后续部队一窝蜂似的往上海市区涌。

苏州河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外国人起的,其实就是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的一段。吴淞江从太湖瓜泾口发源,在外白渡流入黄浦江,其中到北新泾镇的时候,进入了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建设租界的殖民者的视野,外国人忽然发现,原来通过吴淞江可以直接到苏州,于是把吴淞江北新泾镇以东直到外白渡河段叫苏州河。实际上上海人一直把苏州河叫做吴淞江的。

此时的北新泾镇还是上海的郊区,姚家宅靠近苏州河的水网地带,遍地芦苇荡,鱼儿肥、野鸭子满天飞,比后世的湿地公园还富有诗意。

陈喜娃早就把北撤用的巡逻艇、汽艇隐蔽在了这里的芦苇荡里,于明赶到后,战士把于明乘坐的汽车直接推进了芦苇荡,隐蔽起来。此刻,六十七军特战英雄们透过芦苇荡,正在警惕的盯着苏州河上的动静。

于明要等的时机是江面上出现向苏州方向返航的日军的运兵船、巡逻艇、汽艇,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伪装日军的巡逻船队,沿吴淞江向太湖进发,经运河北上。

九月下旬,夜晚江风已经有点冷了。战士们一动不动,趴在掩蔽在芦苇荡里的巡逻艇和汽船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苏州河上时不时顺溜东下的日军船只。

于明嘴里噙着一根芦根,打量着苏州河上不时闪烁的日军船只的灯光,低声说道:“喜娃、秋发,让战士们抓紧休息。我看啊,小鬼子恐怕还得再折腾两个小时,才会发现上海要粮食没粮食、要钱没钱、要燃油没燃油,他们才会返身向苏州、杭州调取这些东西。到时候我们才能混入鬼子西返的船队中间,向太湖前进。”

话音刚落,身后的姚家宅方向出现了火光,夜色中可以清晰地听到零星的枪声、狂笑声、哭喊声。

陈喜娃的眼睛登时就亮了,低声对于明说道:“一号,干掉它?”

于明看了看手表,又看了一眼黑幽幽的苏州河,果断地做了个攻击的手势。然后就率先跳下巡逻艇,一手举枪,一手划水,朝姚家宅游去。

陈喜娃一挥手,领着战士们扑扑腾腾跳下水,跟在于明的身后朝姚家宅游去。

这姚家宅的祖先姚布正原系姚家港人,弟兄三个,都是老实本分的种田人。清雍正十年(1732年),有个叫陶布正的人触犯王法,官府贴出通缉告示,姚家三兄弟将陶布正误听为姚布正,吓得分路逃。一个逃往长江以北,一个逃往东海滩。姚布正带着两个幼子逃到黄浦江以西吴淞江边避难,在海滩边搭建芦苇棚,开垦荒滩柴塘,种植农作物,捕鱼摸虾,顽强地生存下来。两个儿子长大成家后,分别生育七子和六子一女。从姚布正开始,传到第四代时,姚氏子孙越传越多,人丁兴旺,逐渐形成姚家宅。

那时,姚氏祖先少有田地,以垦荒、捕鱼为业,生活艰难。到姚氏第五代祖先姚玉良时,才将儿子姚文彬培养成姚家宅第一位有文化的医生。姚文彬学成后在家设堂行医,他以良好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四方乡邻的推崇。他的儿子姚朗西也随父行医。姚朗西的儿子姚志上亦继承祖业,拜上海名医秦伯末为师。1926年修业期满后,协助业师编辑医学丛书,曾任《南汇医报》编辑,《新浦东报》《医林》特约通讯员。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姚志上回到家乡行医,医术精湛,深得相邻爱戴。

今天白天的时候,日军已经进至姚家宅一线,老医生、老族长姚朗西领着族人进了芦苇荡,躲避兵祸。附近几个村子的老乡们也涌到了姚家宅,跟着姚家宅的人进了芦苇荡。

到了晚上,眼见日军大队已经过去,姚朗西以为平安无事了,领着族人上岸,回家生火做饭,想让附近村子逃难的乡亲们喝口热的。不料这一升火,火光就招来了灾难。

上海地区自从淞沪会战以后就成了日军的大后方,日伪政权统治体系很完备,姚家宅虽然是个江边渔村,但是因为有码头,也是日伪军关注的重点。老先生姚朗西就当了姚家宅的维持会长。不过他是老医生,宅心仁厚,当这个维持会长也不过是为了与日伪虚与委蛇、保护族人,不存在什么当汉奸不当汉奸的。

姚家宅的乡亲们生火做饭后,引来了一队鬼子。这帮家伙已经接到了命令,就地驻防,搜寻可能从上海撤退的六十七军。

鬼子进村后,老医生、姚家宅维持会长姚朗西就赶忙出来接待,嘴里口口声声说着大军辛苦,边忙不迭地吩咐族人们给皇军烧水做饭,剖鱼杀鸭,慰劳皇军。

事情本来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只要日军吃饱喝足,又没有发现六十七军踪迹,就会走的。但是,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鬼子大队长提出他们有病号,需要找村子里的医生治疗。结果姚朗西的小女儿姚志芳背着药箱跟着哥哥姚志上来给鬼子看病了。这姚志芳正是二八年华,上海一所教会学校毕业,遵循的是救死扶伤的原则,这才跟着哥哥出来跟鬼子病号看病。这一来就惹了大麻烦,小鬼子一个个都是色鬼托生,见了穿着学生装、眉清目秀的姚志芳,马上就围住嘻嘻哈哈调戏开了。

姚朗西行医一辈子,活人无数,名声在外,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王八蛋,马上就和鬼子大队长理论。那鬼子大队长哪里把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看在眼里,一脚就把姚朗西踹到在地,嘴里还恶狠狠地喊着“私通六十七军的、私通新四军的,死啦死啦的!”

眼见鬼子大队长拔出指挥刀就要朝自己的老父亲身上砍去了,正在给小鬼子看病的姚志上再也忍不住了,提起药箱就朝鬼子大队长砸去。他一个学生出身的医生能有多大力道?药箱砸到鬼子大队长身上,不但没有吧鬼子大队长砸趴下,反而激起了这家伙的狂性。就见鬼子大队长狞笑一声,指挥刀朝姚家宅村里一指,小鬼子们就狂吼着朝村子里扑去。

枪声,男人们的怒骂声,女人们哭叫声,在夜色中回荡。

姚家宅村子距离于明他们隐蔽的芦苇荡并不远,于明一身极高明的武功,游的快,上岸后就看见一群小鬼子有的背着枪、有的一手扶着支在地上的枪,围着一个姑娘在狂笑着、推搡着、撕扯着,眼见那姑娘就要赤身**了。再一看地上,躺着两个男人,不知道死活。一个鬼子军官拄着指挥刀站在地上插着的火把边,正在那里连连狂笑。

于明身形一晃,几个箭步就冲了上去。

鬼子大队长下令小鬼子大开杀戒后,拄着指挥刀,站在一边看着小鬼子们推搡撕扯姚志芳,满脸狞笑,不停地说着哟西。哪成想杀神已经到了身边,只见刘一民扑上来后一掌推出,把鬼子大队长直直地打飞出去,撞到了围成一圈的鬼子身上,扑扑腾腾,把三个小鬼子也撞倒在地。

变故陡生,正在调戏姚志芳的小鬼子们都愣了,齐齐看向了于明。

这是战场,鬼子的警惕性都很高,也仅仅是愣怔了一刹那,小鬼子就醒悟了,从背上摘枪的摘枪,从地上拿起枪的拿起枪,很快就要把枪口对着于明了。

小鬼子快,于明更快,身形撞入鬼子队中,连开枪都省了,右手的1911手枪动和98K狙击步枪挥出,用枪托一下就把一个鬼子的头砸成了血瓢子,左手一掌拍出,把另一个鬼子的胸脯打凹陷进去,两只脚*替飞起,把两个端起步枪正准备拉动枪栓的小鬼子踢了个满嘴喷血。

紧随于明之后上岸的陈喜娃和特战一小队队长张大雷、二小队队长王东强没有于明那么啰嗦,手里的上着消声器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噗噗直响,子弹直奔小鬼子的脑门子而去。片刻之间,鬼子大队长和在他身边的十几个小鬼子就尸横遍地。

于明一点都不迟疑,再次发出了攻击的手语命令,领先朝着村子里扑去。

陈喜娃指挥陆续上岸的特战队员展开战斗队形,紧随于明杀了过去。

狙击手们没有特勤队员的速度快,上岸较晚。他们的作战特点也不同,丁秋发指挥着狙击手们迅速散开,围着村子建立狙击阵地,猎杀那些在特勤队打击下企图逃跑的小鬼子。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