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仙侠 > 赝太子 > 第七百六十一章 乱了分寸

赝太子 第七百六十一章 乱了分寸

作者:荆柯守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6-19 09:49:07 来源:882

“唉!”

赵不违看一眼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侍女,摇摇头,指挥着仆人搬着一盘银子直奔自己住的院落。

一阵微微风掠过,才走了半箭之地,觉得乍地一静,看时,戏台上的唱腔没有了,显是知道齐王又震怒了。

赵不违也不理会,进了自己房,让仆人把银盘放到了桌上,又让着退下。

屋里连点了二个蜡烛,灯焰幽幽发着光,照的元宝亮晶晶,使人看直眼,但赵不违围着转了一圈,冷笑一声。

“府内不知道多少眼线,这些银子,我可以花,却哪能带走。”

说着,赵不违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打开了,里面其实挖空了,只剩厚厚一叠银票,“扑”吹去浮尘,自失一笑,说:“可我过去就有备而无患,这些银子才可以避过齐王耳目。”

齐王下手黑,豪取强夺,产业不小,而操办这事的赵不违,自然也有不少油水,当时齐王如日中天,自然也不担心府上的人,因此反而监督松弛,得以换成银票。

“而且,都是见票就兑的那种。”

大郑继魏制,京城指定十七家钱庄,许可发行银票,但分成了二种,一种其实是汇票。

这是为了大额异地交易,避免运输银子,是以一百两、五百两、一千两为单位,并无万两面额,并且这种汇票,是认人不认票。

简单的举例,江右商会交易额相对大,为了避免银子频繁来往运输,因此特别和钱庄有了汇票交割的约定,但是这种,别人哪怕拿到了汇票,不但一文拿不到,还会立刻被拿下,有抗捕者,可格杀勿论。

毕竟官府明文规定,伪造银票者,十两当绞,所以直接打死也可。

而只有专门负责这事的江右商会二少爷,才能交割这种汇票。

见票就兑,认票不认人的也有,就是第二种,不但用特别的纸,用特别的花纹,还有原始的水印,为了杜绝伪造,规定面额非常小,最高的不过是二十两,这样哪怕有高手能伪造,一整套伪造下来,成本都可能不止二十两了,才保证市面几乎没有伪票。

所以,见票就兑的千两万两的银票,是脑子进水,要给伪造者送钱么?

因此这厚厚一叠,其实也才七八千两银子。

可赵不违已经相当满意了,摸着这些银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以前听闻,太祖夺取天下时,杀孽过重,因此受到诅咒,不但本人晚年失常,连宗室概不能免,本以为是民间诬陷之词。”

“可现在看来,齐王也是如此,未必是空穴来风,就连今上,当亲王时一副温和儒雅,一得天位就逼杀太子,也非常可疑。”

“蜀王就是学今上,可以不论,就算是最看好的代王,说不定也会病发。”

“我是直接隐退,还是转投别王呢?”赵不违想到这里,不由纠结不己。

蜀王府

此时的蜀王府灯火分明,一溜宫灯照的西花厅亮如白昼,几十个门客幕僚府内官员,众星捧月般将蜀王簇拥在席上,觥筹交错,笙篁齐奏。

十二个女伶个个妙曼云环、步摇叮当,目送秋波,翩翩起舞,还有女旋舞而出,唱着清腔,厅中众人霎时间雅静下来,却是一首新词。

玉烛调元,熙宁天子临初度。

祥烟缥缈,一点瞻南斗。

自是君家,德望高华夏。

称觞后,衮衣如绣,长对西山寿。

歌声刚歇,众人立时鼓掌称赞,谋主马友良叹着:“真个清词绝伦,不知出于哪位名士手笔?”

不知怎的,蜀王嘴角闪过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笑着:“这是代王所拟,当日千秋寿,父皇闻代王擅长诗词,令当殿起作,结果代王真的五步成词,虽非绝妙,也不是凡品。”

“代王文才,的确是当世罕有。”

听见蜀王称赞,各人面面相觑,以前代王就文名于京城,蜀王虽自许文雅,却从不唱这些诗词,为什么现在却变了?

马友良却若有所悟,以前代王气势尚在,自然针锋相对,严加防守,现在代王大势已去,蜀王自然要宽宏大量,赞许有加了。

这也不但是蜀王的毛病,大凡重臣,都特别喜欢这套,明明成了铁案,明日就要杀头,绝无转圜余地了,今天仍拉着手嘘寒问暖,多是抚慰关切之语,以示气量。

明白了这点,马友良就笑着:“代王的确是一代词人,来,我们为此词贺一杯。”

听了这话,蜀王痛快的一觥而尽,众人都立刻看明白了,蜀王面对着别人时,是一副淡定,可私底下已高兴得快要疯了。

本来嘛,能争嫡的人,就只剩下三个人了,不,确切说是两个半。

齐王到底是什么情况,蜀王其实已隐隐有了一点猜测,只是没有具体的证据罢了。

但从近日来父皇对齐王的态度转变,能看出皇帝对齐王的重视程度,是有所下降。

这样的情况下,齐王虽不至于一下子踢出争嫡的队伍,但肯定是不能跟自己相比了。

蜀王之前有些摸不准父皇对代王这皇孙到底是什么态度,说是重视吧,蜀王知道当年父皇下令逼死太子的事,有这件事在先,父皇疑心重的性格,真能选择代王?

就不怕代王上位之后翻旧账?

要知道,就算是皇帝生前不被翻旧账,可死后却不是一死百了,新君一个评价,就能使入土的皇帝在地下生活苦不堪言。

前朝就有过例子,泰和帝无子,由宗室晋阳郡王继位,是兴安帝。

兴安帝不是泰和帝的儿子,以藩王入继大统,既无好感,又没有直接血统关系,因此贬抑以凸显自己圣明,就很自然发生了。

兴安帝给泰和帝盖棺论定时,就说:“泰和御宇十五年,不开经筵,耽乐嬉游,暱近群小,国势浸弱矣!”

此一定论,善望气者就云,灰黑之气,加之三分矣!

要知道,皇帝之待遇,固主要是历史功绩,但也有几分是继位者给予的评定。

所以这新君的选择,皇帝必是十分重视。

蜀王虽过去一直不是最受父皇喜欢的皇子,但胜在中规中矩,与父皇之间也没有血海深仇,这种情况下,自己不该是唯一的选择了么?

而代王突然之间被卷入“白日显圣”这事,这不就是彻底被迫退出了么?

蜀王可不觉得,父皇能继续容忍代王!

父皇有多喜欢太子,蜀王可是看在眼里,那时的自己,虽也是父皇的儿子,可跟太子一比,简直就跟后爹养的儿子差不多,待遇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己就是那个地下。

但在太子威胁到了父皇的地位,父皇还不是把太子给逼死了?甚至灭了太子满门!

这种情况下,父皇怎会放过代王?

代王彻底退出,齐王又似乎被父皇给隐隐放弃,宁河郡王大概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最后被剩下来的不就只剩下自己一个?

所以说,这做事稳妥,也有稳妥的好处,就算是苟,也能苟到最后!

想着这些,蜀王就嘴边带笑,与聚拢到厅里的幕僚、王府官员一起说笑。

下面的人都在举杯庆贺,甚至大胆议论,都是自家人,关上门了,可以深入说一说。

“代王这次必死无疑,不是赐死,也是削爵圈禁。”

“大王,代王一去,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休得妄言,你酒多了。”蜀王嘴里说着这话,可表情,明显觉得此人的话说到了心坎儿里!

别人一见这神情,谁不明白,就在厅内的气氛已到达了一个**,突然有人急匆匆从外面进来。

“报,大王!大事不好!”进来的人一个踉跄,差点摔在地上,嘴里却不停,继续说:“皇上传旨,要册封代王为皇太孙,旨意已下到了赵相的手里!”

“什么?”这句话顿时使整个厅内瞬间鸦雀无声!

这怎么可能?

这一刻,不光是蜀王震惊,就是蜀王的这些门客幕僚官员,都吃惊非小,一时如在噩梦中。

特别是蜀王,本来红光满面,一下脸色煞白,全身微颤,只是喃喃:“不,这不可能……怎么会这样,我才是父皇的儿子……”

无知者无畏,越是靠近权力中枢,越是明白权力的可怕。

马友良眼见着蜀王脸色又青又白,被击懵的和梦游一样,当下就立刻起身代问:“齐王动静怎么样?”

来人迟疑了下,很显然,他是收到情报后立刻就来报告给蜀王,并不知道齐王的动静。

“速速去查齐王的动静!”马友良命令。

“是!”

有一缓冲,蜀王就跳了起来:“不,不可能,备车,本王要去见父皇!”

“大王,此危急之时,你要是乱了分寸,王府上下千号人,立成齑粉矣!”马友良厉声说着。

受此一喝,蜀王不由倒退几步,静了下,终于醒悟过来,才苦笑:“抱歉,本王刚才失了分寸了。”

才说着,也许是早有预备,之前吩咐去打探齐王消息的人已收到了情报,匆匆回来禀报。

“什么?齐王已去了?”

听到齐王已去皇宫的消息,蜀王顿时松了口气,事关册封太孙这等大事,不可能坐视不理。

可要说他有胆子去找父皇争论,蜀王还真不是很敢!

父皇对儿子下起手来也是狠辣得很,他有些摸不清此时父皇究竟怎么想的,有齐王打头阵试探一下情况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